banner

一抹“志愿红” ,传递爱与暖 | “益”课堂送课下乡 志愿者同心助振兴

2023-07-07   作者:南宁市工人文化宫   访量:4676

    “他们喜欢仰望星空,我们擅于点亮希望。”

    2023年7月2日至5日,由南宁市总工会主办、南宁市工人文化宫承办的“中国梦·劳动美——凝心铸魂跟党走 团结奋斗新征程”送课下乡助力乡村振兴公益培训活动,来到了马山县加方乡中心小学,开展“益”课堂送课下乡活动。


    本次活动,南宁市工人文化宫整合优质师资力量,组织志愿服务团队,以提供线下公益服务为基础,围绕“传承匠心中国梦”“强国有我薪火传”等主题主线,充分挖掘课程当中的思政教育元素,设计了主题鲜明、参与性强的九大研学课程,着重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。
    不仅为孩子们带去了声乐、舞蹈、绘画、篮球、羽毛球等优质的文体课程,还融合非遗传统乐器和马山县地方特色,开设古琴、攀岩课程,从而帮助学生感受中华文化之美,培养爱国主义精神。在知识普及和学习的基础上,结合实践体验环节,设置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等青少年创客课程,让孩子们充分领略到科技的魅力,感受到科技给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,激发学生建设壮美广西的决心和奋发向上的斗志,在他们心中种下一个科技强国之梦。


声乐课堂上,稚嫩的童声温润心灵,用歌声唱响未来;

在舞蹈室里,“双手张开,腰背挺直。”孩子们跟着老师学习舞蹈动作,在红色故事中跳出对革命先烈的无限敬意;



    美术课堂上,孩子们用心中最亮丽的色彩描绘着家乡的风景;



在羽毛球、篮球的课堂上,老师们将游戏贯穿整堂课,让孩子们在游戏练习中掌握运球的动作技术;


攀岩课堂上,孩子们勇于尝试,收获了自信、勇气、满足感;


在机器人、人工智能的课堂上,孩子们不断思考、不断尝试,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索研究精神;


 在非遗古琴课堂上,“勾、挑、抹、剔”学生们通过四艺之首,感受中华文化之美,涵养民族精神……


    活动现场还设置了体验互动、成品展示等区域,进一步帮助更多的乡村孩子将学习收获运用到日常生活,体现了本次活动“学与思共行,思与行共长”的培训效果。


    本次活动不仅将优质课程送教下乡,同时也结合文化宫“益”起读书汇品牌,开展“乡村振兴小小读书员”活动,向学生征集心愿书单,赠送书籍,鼓励学生自觉养成多读书、读好书的良好习惯,让阅读走向“悦”读,让浓郁的书香充盈校园的每一个角落。同时,向校方捐赠出了一批爱心儿童读物,打造“乡村振兴益起读书角”,为师生阅读提供更大的便利,真正做到把图书送到师生手边,助力提升校园文化建设。让学生在书籍的海洋里遨游,享受读书的乐趣,青春绽放光芒!



    为贯彻落实习总书记“富口袋更要富脑袋”,乡村振兴关键靠人才,灵魂在文化,基石在教育的指示精神,7月5日下午,成果汇报演出在加方乡中心小学举行。孩子们通过舞蹈、歌唱与弹奏的形式,将舞乐艺术与爱国主义精神有机融合,展现中华历史之美和文化之美。

    七月的马山县,有“天空蓝”“桑叶绿”“玉米黄”,更有“志愿红”。点点红色,终成星海,南宁市工人文化宫通过把握五育并举的育人方向,精准对接乡村文化需求,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“益”课堂送课下乡活动全过程,打造了乡村公益教育特色课堂,以爱心志愿行动助力乡村文化振兴。长期以来,作为南宁市总工会服务职工的文化主阵地,南宁市工人文化宫发挥自身优势、联合社会资源、积极投身实践,把丰富多彩的公益活动送至基层、社区、乡村,用理想信念、爱心善意、责任担当,传递着弘扬志愿服务精神的接力棒,用一次次课堂,一场场活动,浇灌出了芬芳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之花。

    南宁市工人文化宫“益”课堂的教师团队,以爱心志愿行动助力乡村文化振兴,他们以崇高的师德、扎实的素养、深厚的情怀,把初心放在教室里,把使命落在讲台上,圆满的完成了本次送课下乡的教学任务和目标。

          扫描上方二维码

浏览“益”课堂送课下乡精彩图集






扫码关注

南宁市工人文化宫微信公众号
南宁市工人文化宫视频号
南宁工会